1一体机将成VR终极解决方案
中关村在线报道:2016年被称为VR元年,众多国际巨头集中发力VR软硬件,其中HTC、索尼、微软、英特尔、三星等一线厂商都投身VR领域;伴随着资本力量的强势介入、众多VR产品的集中爆发,也预示着VR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这其中,做为全球首款量产的VR一体机IDEALENS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先进的产品理念和超强的沉侵感被众多专业人士点赞。近日,IDEALENS创始人宋海涛博士接受了中关村在线的独家专访,详细阐述了VR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及IDEALENS一体机的产品特点和优势所在。
中关村在线专访:IDEALENS一体机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宋海涛博士
◆VR不同形态丨存在即是合理
宋海涛首先介绍了目前VR的三种发展的形态以及各自优势,他表示目前三种VR的方式都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产品形态属于共存阶段,并不能简单的说是谁替代谁。VR眼镜盒子成本低、易于获得、可以进行VR的初级体验。而PC级别VR头显,性能更高可获得相对完美的画质,屏幕刷新率相对比较高,可是由于其较高的售价以及空间的限制,短期内普及较难。VR一体机,性能和沉浸感要比手机盒子好很多,画质和视场与PC设备差距基本可以忽略,和PC头显相比最大优势就是便携性和移动性。三种形态的存在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能够满足大家对VR不同应用领域的不同需求。
而作为IDEALENSVR一体机品牌的创始人,宋海涛博士向记者详细解读了IDEALENS的核心优势:首先,IDEALENS具有超强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不需要连接其他设备(如手机、PC主机),也不会受到空间的束缚,实现随时随地、快捷、简便的使用。此外,为了带给玩家更好的沉侵体验,IDEALENS搭载了高性能GPU和CPU,保证设备流畅性,120°超大视场角带来更强的沉浸感,同时加入位置跟踪、动作跟踪等新的功能,带给玩家更畅快的VR体验和无限的空间想象。
◆移动VR丨未来的必然趋势
宋海涛博士讲到VR一体机发展趋势时认为移动VR是未来必然趋势,HTC、微软、Facebook、Google等一线大牌在GDC展会期间都到IDEALENS展台上进行了深入交流。去年IDEALENS在海外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曝光,并与一线大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频繁交流。厂商方面认为IDEALENS是一体机领域的先行者,也对VR一体机产品进行了评估。目前业界公认未来Mobile VR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包括眼镜盒子和一体机两种形态。对于一个完整系统来说,一体机相比眼镜盒子可做的更为专业。
2VR技术的四项核心与两大壁垒
◆VR技术门槛在哪里丨四个核心 两大壁垒
1:刷新率丨低延迟
全球在VR领域中,除了IDEALENS,做到不错的低余晖技术的公司只有不多几家。例如Oculus和三星一起合作推出Gear VR,ARM合作公司完整的解决了刷新率的问题。宋海涛博士强调如果没有芯片厂商参与,三座技术大山的解决难度很大,移动端涉及到Android底层、显示驱动、CPU以及GPU的优化,系统工作量、底层深度相对比较复杂,其中还有一些算法在里面。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的团队并不多,再过3-6个月的时间,主流芯片厂商针对VR的SDK推出后,这些门槛也就不是什么难题了,成熟的芯片方案就可以解决延迟问题,今后也就不算是拿得出手炫耀的核心技术。
ARM的VR SDK移动处理器解决方案
2:光学技术丨运动追踪和位置追踪
在国外不少开发者和同行基本认为目前IDEALENS一体机在光学质量方面表现不错,视觉效果比较清晰。一代技术上的光学不能称之为完美的光学,人眼视线依然有束缚的感觉沉浸感不够理想,视场会受到限制。目前正常VR的光学视场FOV达到120°已算是极致,IDEALENS已达到这样的水平。Oculus和HTC Vive视场可以到达110°,Gear VR视场为96°。
但其实有沉浸感的真正VR光学视场应该达到180°左右,无遮挡可以很清晰看到画面,光角度大还要足够清晰。目前人类已知光学方案是可以做到,而IDEALENS在这个方面具备国际性技术壁垒,这也是一线厂商愿意与IDEALENS后续合作一个重要原因。
3:跟踪系统丨1毫米精度
HTC Vive之所有受欢迎因为在限定空间内可以自由的移动,尽管需要一根线缆连接,但依然可以让使用者自由行动。Gear VR虽然也可以移动,但是仅限于头部的横向移动,只能算是伪VR,真正的VR是可以佩戴后在房间中走动。在整个VR位置跟踪技术中,尤其是移动VR大家比较看好电磁波和电磁场跟踪。
国际上有两个核心专业壁垒,其中一项在IDEALENS手中,更重要的是IDEALENS可以大范围普及使用到民用领域,大范围条件下可以做到1mm精度并可以多人参与。这项核心技术也是未来与竞争对手抗衡的重要筹码。当然IDEALENS更愿意多方合作,希望好的跟踪技术与产品可以让大家一起来使用,做产业链以上的提供者。
4:计算机视觉技术丨定位
为了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和效率,在真实的场景中玩虚拟现实游戏时,感知和理解用户真实的环境,因为体验者的头部是被遮住,那么机器本身就需要对空间感知和定位,除了位置跟踪以外,也需要其他的一些交互。
简而言之,就是会利用到SLAM AR的一些技术,所谓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也就是大家之前看到的鲸鱼跃出水面、桌面上太阳系等虚拟特效。另一个就是微软HoloLens,两者都可以看做SLAM。SLAM这项技术并不容易实现,IDEALENS在这个方面也有一些深刻技术积累,可以做到全球前几名。
宋海涛博士认为现阶段以上四项技术中,光学与定位才是VR真正重要技术。
3VR一体机更适合中度应用
◆一体机适合什么样的内容?
VR一体机适合相对中度的游戏、社交游戏或者视频直播,VR不仅只是满足用户坐在那里玩重度游戏或者看大型3D模型,比较适合中国市场轻量级的游戏市场。VR一体机由于采用移动平台,整体性能存在差异,不会面向高渲染质量的重度游戏,可以到达不错的中度游戏体验。同时会兼顾到视频内容,尤其是适合旅行中使用,观看全景视频或者巨幕的2D、3D电影。
IDEALENS VR一体机外观很前卫
◆续航时间6-8小时
既然是移动产品就不得不提及续航时间,一体机相比VR眼镜盒子有着很大的优势,如果使用手机产品体验VR,内部的GPU和CPU都处于高频、高温的工作状态,而且屏幕刷新率没有那么快,相当耗电,续航一天左右的手机,在VR的状态下大概也就只能支撑2-3小时,而且很伤手机。
IDEALENS当初的设计因素有一项就是面向洲际飞行,保证在任何条件下能够长时间运行,独立支撑在6小时以上,如果观看电影在6-8小时。后续可让其工作在12小时,这取决于硬件配置解决方案,运行游戏时间也可在3-6个小时,综合使用理论上保证用户可使用一整天。
◆移动计算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涉及到移动芯片厂商包括有高通、NVIDIA、三星、英特尔、MTK等厂商,共同希望在VR领域有更为深入的布局。移动端今后的综合处理能力将每年提升一倍,计算能力不再是移动VR发展瓶颈,只是目前还需要一点爬坡的时间。然而,VR体验也不完全由视觉的炫丽程度决定,显卡性能是为了一些游戏中的特效,这样效果需求在整个VR需求中占比可能只有10%左右,绝大部分是VR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娱乐价值或者工作价值。
随着虚拟现实产业的兴起,各种形式的VR设备也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VR硬件推出市场,大多数产品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绝大部分产品并不能带给消费者最真实的VR体验。相信不需要很长时间,成熟的VR生态体系将很快建立起来,到时候不管是硬件还是内容,都将快速普及,让我们共同期待。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