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智能手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抱怨的对象。这个问题就是,智能手表的屏幕太小了。如果我们很频繁地使用手表,那么手表屏幕上面就会布满指纹,总得不断地去清理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将智能手表的控制面板从单一的手表屏幕上扩展开,为手指触控寻找更大的位置。最近,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出了一个名为SkinTrack的系统,它能够让手指在手臂上的控制动作直接反映到手表中去。
SkinTrack智能手表系统
这款名为SkinTrack的智能手表系统,首先需要在手表上安装一个特殊的表带,这个表带上安置了多个电极。没有戴手表的那只手就成为了“控制手”,利用这个手来对手表进行操作(也就是在手表上点击、滑动屏幕)。在控制手上,必须带上一个特殊的能够发送无害高频电信号的戒指。当控制手(也可以称为“戒指手”)接触到带着手表的那只胳膊(简称“手表手”)之后,控制手在手表手的手臂上做出的任何动作,都会转换成电信号由皮肤传导到智能手表中去。即使穿着衣服,这样的电信号也能正常传导。
智能手表的表带通过检测内置的多个电极接收到的电信号强度,来判断出控制手在手表手的手臂上的位置,以及它的控制意图,进而将这种控制信息传送给智能手表,使后者对这些控制命令做出响应。目前,SkinTrack系统的准确度高达99%,触摸定位的误差能够控制在7.6毫米之内,这个精度和误差度与正常的电子触控板数据基本保持相同。也就是说,它完全能够替代电子触控板。
在实验室检测阶段,SkinTrack已经成功地被运用在许多场景中,如操控游戏、对列表进行上下翻页,缩放地图和相片,画画,点击虚拟键盘拨号,等等。绕着手臂一圈滑动手指能够让用户控制手表屏幕中的指针围绕屏幕边缘循环一圈。
在SkinTrack系统实现商业化之前,这项技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控制手上需要佩戴的戒指耗电非常快。另外,由于人体流汗、肢体运动等因素的感染,戒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发送的电信号精度下降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研发团队必须重视和解决的。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