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山寨”?硬件技术需加强
尽管国内市场“山寨”横行,但归根结底VR真正火起来也没几年,尽管如今发展到整个行业呈现井喷的态势,但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也是国产VR未来需要改进的状态,所以实现硬件技术质的跨越是国产VR的当务之急。
国产VR该拒绝被“山寨” 硬件技术需加强(图源:pedaily)
我们知道,不好的VR产品会带来眩晕等不适感,这就是产品硬件质量不过关的直接体现。因为VR体验流程为:传感器采集、传输、游戏引擎处理、驱动硬件渲染画面、液晶像素颜色切换、人眼看到画面,怎样解决中间每个步骤产生的延迟是决定VR产品硬件技术好坏的关键。由此VR产品必须支持三个关键参数指标:20ms毫秒延时、75Hz以上画面刷新率及1K以上陀螺仪刷新率,这也成为最新出炉的“全球VR技术标准”,同时也将成为今后VR新行业的游戏规则。
不好的VR产品会带来眩晕等不适感 VR体验流程-VR延时(图源:w2bc)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全球VR头现预测报告可知2016年全球VR头现的出货量约1280万台,而今年又是中国VR产业爆发元年,未来国内市场规模或将增长36倍至550亿元,而如此庞大的市场吸引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包括硬件产品形态各异、关键参数模糊不明,体验感极其差、价格两极化等诟病,因此国产VR市场也需要规范化VR技术标准。所以,国产VR想要实现流畅体验效果的VR产品,它搭载的GPU的能力以及配套的深度算法才是关键因素,这也是国产VR技术未来需要研究发展的方向。
劣质VR设备会给用户带来类似于“雪盲”的3D晕眩症(图源:leiphone)
优质VR设备可利用技术优化延时 由单帧图像计算出各个朝向的新画面(图源:w2bc)
当然,硬件技术加强确实是重点,但我们知道资本对于国内VR硬件研发的关注度似乎远远低于VR内容,这也直接导致国产VR做不出好的硬件产品的原因。不过好在国内VR在硬件技术上也并非一无是处,据说中国在VR一体机技术上的技术水平在世界前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也让国人有些许欣慰了。可见,众多国产VR厂商想要不错过这个“风口飞猪”的机会?那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硬件技术、早日摆脱同质化严重的“山寨”状况还要有创新意识,这或许才是全面展现国产VR实力的理想途径吧!
●综述:
国内VR火爆且“山寨”盛行的背后,除了可以看到国人对新技术真正“热爱”的同时,或许也暴露了国产VR技术发展的些许不足之处,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还需要“拯救”一下。花钱买VR产品的玩家们可能也是第一下次体验,如果带给他们的第一次就是如此“不堪”的记忆的话,相信他们就会认为VR本身就是一种圈钱坑爹式的的存在吧!多以,只有少一些“套路”,对产品硬件和对用户“多一点真诚”,或许才能改变那些被某宝上几十块的“山寨”VR手机盒子“伤害”过的朋友们。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