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Ropes And Dragons》的名字,“绳子和龙”是个什么鬼,难不成是个用绳子驯龙的养成游戏?当你看到游戏的实际画面之后应该就会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割绳子》。不得不说,《割绳子》《鳄鱼洗澡》等益智小游戏曾经疯狂席卷手游市场,而其中《割绳子》算得上是笔者最喜欢的一款作品。
《割绳子》之所以那么令人着迷,与它巧妙的关卡设计肯定离不开关系,游戏中后期的关卡大多有着复杂的机关,对玩家割绳子的时机要求非常严格,而要想在过关的同时接到3枚金币那更是难上加难,也正是因为这硬核的难度,能让玩家在过关之后体验到巨大的成就感。但是在将它VR化之后,《割绳子》还能带来当时的乐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既然游戏标题有Dragon龙,那么游戏自然是将原来那个绿色小怪物换成了一只小恐龙,而在游戏机制上,并没有做什么改变。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手中化为小刀的控制器,找准时机切断挂着绳子的糖果,将糖果一步步送到小龙的嘴里面。首先和手机版清新画面的不同,VR版自然是将其全部的3D建模化了,不过至于这个建模水平实在说不上好,糖果等道具稍显粗糙,看久了可能会让人感到有点难受。
保留了游戏的精髓
当然了,这类游戏的画面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看能不能将《割绳子》的精髓保留下来,这一点,本作做的还不错,赢在想法但输在内涵。首先VR后的割绳子非常有代入感,特别是可以0距离观察糖果,当操作失误导致糖果掉下去的时候,你绝对有想要伸手抓住它的想法,整体玩下来代入感十足。
其次,戴上VR之后我们就等于整个人都在《割绳子》的世界之中,原本一个手机屏幕就能看完的场景现在变得需要好好环顾四周才能摸清楚,这虽然更加逼真,但是就游戏体验而言并不好,糖果有时会从左边到右边,从上面到下面,玩家就需要全程扭头盯着糖果,如果机关比较复杂,那可是相当难做到无失误。
游戏对原本《割绳子》的小要素例如机关,金币等系统也有着一定的还原,每关依旧有着评价系统,收集到3个金币之后才能获得最高评价,当评价星星获得到一定数目的时候才能开启接下来的关卡。这个细节很多休闲游戏都有采用,不得不说非常简单实用,即增加了游戏的耐玩性又能让玩家有继续战斗的动力。
它可能并不适合VR化
其实仔细想想,有很多VR作品的灵感甚至说是照搬手游,其实这是一个不错的练手手段,这样既不需要自己多去思考游戏的题材,只需要将全部力量集中在“VR化”上就好,但是也一定要知道,有些游戏适合VR,但有些就不适合VR,很明显《割绳子》并不适合VR模式而《水果忍者》就很适合,因为前者对并不需要多大的运动,而后者就是为了让人动起来。既然原版可以拿着手机休闲玩玩,为何要多此一举戴上VR这么麻烦呢?
总而言之,我们戴上VR为的是在获得更加逼真的体验同时不让过程变得太麻烦,如果单纯为了VR而VR弄个化简为繁的话,想必不算是个成功的VR化作品,在这点上,《割绳子》处理的就不是很好,希望那些以手机休闲小游戏为蓝本制作VR游戏的人能清楚的知道这个题材究竟适不适合VR化。(本文转载自8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