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助手:本土化才是智能化
语音功能的重要性在智能手表上被无限放大,首先更小的操作面板不适合手指操作,其次因为屏幕尺寸的原因,需要比使用手机时手腕距离头部更近,所以长时间的操作会引起手部的酸疼。而且因为无法换手操作,所以这时更加快速的语音操作,在智能手表上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虽然语音这一功能最早由苹果应用在了iPhone之上,由此Siri也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但不得不说,Siri的国内本地化做的并不理想,很多常规语句辨识度普遍不高,比如你想找个酒店,可以对它说“帮我找个住的地方”,地图就会开启,但当你对它“我困了”,它并不会询问你是要找地方睡觉,还是找地方喝点咖啡。
就算给出决定性的语句,Watch OS仍然没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Tic Wear的出现源自于一款名为“出门问问”的App,这是一款基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面向移动搜索领域的智能手机应用。国内用户只需通过语音用口语化的提问方式就可以搜索出有关于吃穿住行的服务。其实他们团队的优势就是超级强大的自然语义分析,能让机器能听懂一句主谓宾皆有的地方口语,并给出答案。
可以说Tic Wear的出现,非常相似几年以前的MIUI,他将原本水土不服的Android系统改善的非常具有本土化,例如你只需要对着手表说出“你好,问问”,系统就会自动打开语音,而即便是你只说了“吃”这一个字,手表就会自动打开大众点评,为你筛选附近的餐馆。
正式因为Tic Wear语义分析的强大,也是谷歌公司的理念,Android Wear的中国版语音包,最终还是交给了出门问问,可以说开源的Android系统,让广大的国产手机厂商有了一篇乐土,而Tic Wear的出现,则是扯扯底底的让这种系统本土化现象,成为了官方权威性的认定。
Tizen语音识别度是所有平台中最低的,一个是产品刚刚问世,语音的数据搜集还不完善,再者语音调用的App资源也相对较少,目前只有地图、呼叫联系人、查看天气日历等简单的应用。不过相比其他前辈,Tizen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小创意,在语音设置中,有一项设置唤醒命令,重复说4次词语,就可以将其设置为语音功能的开启命令,但是因为语义分析可能还不是很到位,在设置时笔者还是出现了几次不成功的情况。
章节点评:
在测试之中,Tic Wear与Android Wear的中文语音识别准确性明显要高于其他平台,并且在会话的语境也较为随意,一些小的地方性词义也可以被系统理解,应当算是最适用于中国用户的语音系统。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