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未来美满现实骨感
3Glasses 蓝珀 S1 微软版 MR 开发者套装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产品的定位就是为了给开发者所准备的。不同于服务蓝珀S1消费者版本的VRSHOW平台,微软版的S1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平台下载,只要你使用的是最新的Win10平台电脑,当你将S1与之连接后就可以由微软自动下载驱动并且安装。
在安装的难易程度上,3Glasses 蓝珀 S1 微软版绝对是我所见过的外接式VR里面最简单的。只要将各个设备连接正确,只要简单的跟随系统指导进行几个设置就可以进入微软的混合现实门户了。
微软一直坚信,混合现实才是计算的未来。早在今年年初,微软就为Win10更新了“混合现实门户”这一系统级的功能,回想一下相关设备的推广,相信大家都能意识到微软的布局深远。而S1 MR版也就在这一环境下应运而生,当我们在讨论S1 MR版的生态环境时,其实讨论的就是MR的生态环境。
简洁明了的安装和哭笑不得的翻译
和老牌操作系统开发商微软对比,现存的所有VR厂商都算是”半路出家”的厂商。所以在软件层面上微软做的十分到位,只要PC的配置通过了检测并且你已经开启了开发人员模式,那么在整套安装和调试之中就不会在遇到什么额外的问题。
安装过程流畅简单,相关的设置也很简洁易懂,某些同类竞品真的该好好学习一下。但是截图中笔者却发现了个让我有点意外的细节,耳机?相信有些朋友已经反应过来了。把头戴式显示器(Headset)翻译成耳机(Headset)恐怕是所有VR厂商本土化时候所遇到最多的错误之一了。事实证明,连微软这种老牌大厂也难免在这掉进坑里。
附:在笔者做完评测即将发布的时候,得到消息称微软已经在后续的版本更新中把关于耳机的错误翻译更正为头戴式设备了。可惜每台电脑在重装系统之前只能体会一次设置安装,笔者这里就没有办法重新演示一边安装设置了,在这里先为微软点赞。
逻辑清晰的产品设计和亟待完善的交互控制
微软的MR引入了一个新的技术:视线中的小白点是你观测视线中的注视焦点,以此为轴心,距离越远的部分显示画面越模糊。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可以减轻机器的渲染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真实的视觉效果。
通过图片还能看到,微软为自家的混合现实门户设计了类似虚拟房间的界面,实际操作并不难理解,几乎所有可以互动的都是窗口,果然是Windows(窗口)旗下的设计风格。想要三屏四屏甚至更多的屏幕一起协作玩游戏或者多屏工作?微软MR给你这个机会,从浏览器到应用商店再到媒体播放器,几乎所有的应用都可以看成浮现在混合现实门户场景中的窗口。
不过笔者在了解后发现,在MR中的移动方式其实经过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尝试过VR多种移动方式,包括通过摇杆方向键控制的缓慢移动(以前的版本中可以见到),和点到点的瞬间移动。综合比较后者的眩晕感更低,体验更好,改成了如今这样子。
充满希望的未来和跌跌撞撞的现实
在当初微软的发布会上,微软称Windows MR 设备将会全面支持 Steam 平台上的 VR 游戏内容。除此之外,Windows MR 平台的内容合作商还包含下述公司:
微软还宣布,目前与343家合作伙伴研究吧Xbox大作《光晕》(“Holo”)移植到Windows MR平台。
未来是美好的,可惜目前我们还没有在Windows MR上看到太多适合消费者的内容。未来MR生态的构建,仍需要开发者们的不懈努力。不过这么一说,生态不完善这一点似乎也不是影响S1购买的原因了。开发大佬们快点去买了给我们开发更多更好的MR内容啊。
不过购买MR版的3Glasses S1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要跟游戏说再见。虽然微软和SteamVR的合作还没有落地。不过在笔者潜伏在产品社区暗中观察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开发大神放出了SteamVR的兼容软件。虽然各种插件安装,禁用什么的搞到我焦头烂额,但最后看到这个界面的时候我还是流下的感动的泪水。
当然还是要泼一盆冷水,虽然最后我们成功玩上了Steam的游戏,但是兼容性还是不那么完美,按键映射和定位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还是那句话:开发大佬快来买了给我们做出更好的兼容啊。
对了,还有大佬做了Oculus的兼容插件,不愧是开发者版本,各种大神加持下的平台兼容性接近无限啊。不过这个我就没有进行测试了,如果大家对Oculus或者Steam的兼容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体验一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3Glasses蓝珀S1评测 微软MR的先驱者//geek.zol.com.cn/657/65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