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十款智能手环横评性能篇:谁在偷跑数据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陈志勇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睡眠监测:自动识别者胜出

    十款智能手环横评性能篇:谁在偷跑数据
    ▲睡眠质量测试,实在不好意思放我自个儿的(图:百度)

        智能手环除了在运动方面能够给用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之外,它还有另一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睡眠监测,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智能手环的天然属性之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表)在自动切换、识别睡眠状态方面的表现很糟糕。

        这样的使用体验,非但不能帮助我们准确了解自身的睡眠状况,还绑架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带来一定的困扰。在实际体验这些智能手环的过程中,无论是天天佩戴的Jawbone UP24、Misfit Shine还是Fitbit Force,我基本上不会记得去手动切换睡眠模式和运动模式。

        综上,我们在睡眠测试方面(如果一定要打分的话),我们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自动识别睡眠状态。满分依然是10分,能够自动识别睡眠模式的,我们给满分,理由是,在当前可穿戴市场,能做到哪怕简单的自动识别运动状态已经非常非常难能可贵了;而需要手动操作的智能手环,我们给5分,因为只要是手动操作的,我们就无法保证监测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十款智能手环横评性能篇:谁在坑骗用户
    ▲10款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评比(体记忆T9不参与评分)

        数读:Misfit Shine、Fitbit Force和bong1得了满分,因为它们能自动识别睡眠和运动状态,并且通过我的实际体验,它们在你睡觉和醒来的时间节点的卡位上非常准确,足以让人信服,它们的确很努力的在做好这一件事儿,在别人没有做到的情况下。其它智能手环包括三星Gear Fit、Jawbone UP24、索尼SWR10等其它7款都不支持自动睡眠识别,所以按照评分标准,只能得到5分。

        当然,这里我们依然需要对当前所有的智能手环在睡眠监测功能上提出一个大大的疑问: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数据真的准吗?以用户在睡眠时手部活动或翻身当做浅度睡眠的依据真的合理吗?真的贴近实际睡眠中的情况吗?我们持严肃的保留意见。

    续航测试:Misfit和Garmin突围

        续航一直是当前这些消费电子产品的痛点,尤其智能手表普遍一天一充电的节奏让很多消费者吐槽,智能手环表现要出色一些,但良莠不齐。我们接下来的续航测试全是长征般的测试结果,经过这几个月来的多次测试得到的数据。我们对续航超过1个月的打满分,即10分;对于超过1个礼拜的给7.5—9.5分;对于达到或接近7天的给6—7分;过低的则给6分以下。不过我们也会考虑到实际产品中屏幕对续航的影响因素,会酌情给出更加合理的分值。

    十款智能手环横评性能篇:谁在偷跑数据
    ▲10月30日我分享到朋友圈的微信截图

    十款智能手环横评性能篇:谁在偷跑数据
    ▲10款智能手环续航能力测试及得分(体记忆T9不参与评分)

        数读:Misfit Shine和Garmin Vivofit的续航最强悍,Misfit的纽扣电池正好坚持了4个月,而Garmin仍然还在工作着,所以二者我们给了10分的满分;bong1实测大概20多天充一次电,跟官方约有偏差,我们给予9分高分,它和前面的两款都需要马力十足的,我们将其归为A类;Fitbit Force和Jawbone UP24续航在1—2个礼拜之间,高于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将其归为B类;剩下的手环可以被当做平均水平的产品,归为C类。

        需要格外强调的是,之所以给三星Gear Fit很高的分值,是因为它有一块较大的彩色AMOLED屏幕,和手机的屏幕一样,并且日常经常对它进行操作相对频繁,所以能够坚持3—4天已经是非常出色的表现了,所以我们酌情给了8分,这样也更合理一些。

    geek.zol.com.cn true //geek.zol.com.cn/469/4690836.html report 2654 睡眠监测:自动识别者胜出▲睡眠质量测试,实在不好意思放我自个儿的(图:百度)智能手环除了在运动方面能够给用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之外,它还有另一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睡眠监测,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智能手环的天然属性之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