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指南:选对产品很重要
那么,评测完了就这么结束了吗?这样好吗?我们还是想通过这段时间坚韧不拔的测试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产品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核心思想还是帮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手环,如果你近期打算购买的话。
毋庸置疑,三星手机用户最佳的选择是三星Gear Fit,它不仅是首款曲面屏智能手环,还在于其非常高的性价比,以及在各项测试中的综合表现都相当出色。另外,这是一款佩戴舒适,外观时尚个性的设备,它拥有智能手表的翻转手腕显示功能,三四天的续航同样能让人接受。
而你看到了,在我们测试的这些手环中,目前大多数在1000元以内,国内参与测试的几个产品价格不菲,但是实际表现却跟价格严重不匹配,所以我们建议当前想买智能手环的朋友可以绕道而行了,还是选择国外的几款产品比较靠谱,至少在数据测试方面相对准确,多花一两百块钱买个放心。
如果你是时间控,那么我推荐你选择三星Gear Fit(三星用户)、Fitbit Force(或它的迭代产品Charge/Charge HR,即将登陆国内市场)以及Misfit Shine。最不济你还可以选择Garmin Vivofit,只要平时注意点儿别让它“跑”了就行,如果你喜欢炫耀,那么Vivofit则是最能满足你的设备,因为它在计步方面的激进可以让你的运动数据华丽异常。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低调内敛成熟稳重闷骚型,那么你可以尝试购买Jawbone UP24,现在入手要比前些日子优惠300元,而且它的佩戴方式是最自然、舒适的,不过它没有屏幕是一个缺憾。
对于女孩子,我们强烈向你推荐Misfit Shine和三星Gear Fit(前提是三星手机用户),或时尚优雅,或个性十足,首饰品的属性更加强烈;对于男性朋友,我强烈推荐Jawbone UP24和Fitbit Force及后续产品,粗犷的气质和硬朗的造型足以让你成为一位注重品质的绅士。
其它的统统不用考虑了。通过测试,这些手环作为第一代或第二代产品总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无法自动识别运动和睡眠状态,仅能通过计步来估测卡路里消耗、行走里程等,但是我们平时锻炼的时候,很多力量型运动则不被计算在内,尤其当我们在健身房、操场或小区健身场所进行上肢力量锻炼或腹部力量锻炼时,对卡路里的消耗是巨大的、同时锻炼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这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能比的,所以未来的智能手环应该解决这些核心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计步、里程这方面。
▲这样的运动刚需,目前智能手环无法监测到实际运动量,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不过最近打算购买智能手环的筒子们,我依然建议大家耐心等待一下,为什么呢?最近Jawbone、Fitbit、Misfit和Garmin们都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手环,功能更加丰富、已经能具备自动识别运动或睡眠状态,部分产品甚至拥有8颗传感器。另外,像微软这样的巨头也已经推出了首款智能手环Microsoft Band,是目前逼格指数最高的智能手环,售价折合人民币1200多块钱。
有这么多好的迭代产品,大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等待它们国内上市,购买新品;一种是等待新品上市老款清仓时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入手老款,要的是性价比。这跟买iPhone的攻略是一样的。
总结:
综上所述,基本上在各项测试环节,国内手环跟国外手环还差着好几个姚明的身高,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还是理念,更别提运动和睡眠数据追踪、算法以及对APP软件的优化了,几乎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咕咚2除外)。国内品牌大多都还停留在初级的模仿阶段,将适用于西方人运动或睡眠习惯的监测功能直接拿来主义用在国内消费者身上,你觉得合适吗?用二维码扫一扫宫保鸡丁或糖醋里脊,它能识别出摄入了多少卡路里吗?跑步跟走路所消耗的卡路里能划等号吗?bong所谓的自动识别运动状态在Misfit和Fitbit面前总是显得尴尬。当然,大家也看到了,我们测试的6款外国品牌智能手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做得比国内好很多,也更用心,除了索尼SWR10之外。
归根结底,大家都知道可穿戴是未来和趋势,却没想明白可穿戴到底要怎么玩儿,这是个全球性的难题,不仅对这些个小品牌和新兴品牌,即使对苹果、谷歌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也都一头雾水着呢。那就,继续努力吧。
【感谢您阅读本文,假如喜欢请点“喜欢”支持我们,我们会做得更好】
大家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中关村在线可穿戴频道微信公共账号“智取未来”:
推荐经销商